山东省济宁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孟青松:建立三级信息平台 深化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五大功能助力智慧环境监管

2018年08月01日作者: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80729161451139488.jpg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下面我把济宁市建设三级信息平台和深化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的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与会代表作简单汇报。我主要汇报三个方面,一是我们体系的基本架构,第二是介绍一下主要功能,第三是取得的成效。

  一、基本架构

  我们这个基本架构是按照“一网两线三面多点”建设的网络化体系。“一网”是指在全市建立一张环境监管责任网、行动网、落实网,将全市污染源一网打尽。“两线”是指两条环境管理责任线,一条是市县乡党政同责属地管理责任线,一条是市县有关行业部门一岗双责管理责任线。为了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济宁市制定出台了《济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市直部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导则》,进一步明确了各地政府的环保属地监管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三面”是指建立市县乡三级网格化管理机构和市县乡三级监管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益。“多点”是按照能纳尽纳的原则,将全市水、大气、固废等污染源、环境敏感点和各部门按照行业导则管理的排污单位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现在监测设备一共1800多台,纳入的视频有1万多部,这里面包括公安部门天网工程一些视频。

  济宁市通过平台串联平台、网络沟通网格,各方协调一致,人机紧密结合,信息连续汇集,构建了监管贯穿始终的立体式环境监管体系。

  二、主要功能

  济宁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主要有五大功能:在线监测、在线监督、在线管理、在线指挥和分析应用。

  第一,在线监测功能。重点介绍两个功能,一个是重点企业超标警告闭环处理的功能,当监测点位出现小时值或日均值超标时,系统会自动向相关人员发送警告短信。发送警告短信目的主要是提醒,因为有的企业有的点位短时间超标可能是在短时间内管理企业人员不重视,通过发短信形式提取其采取一些措施,降低污染排放。如果积累值日超标时,执法人员会收到短信到现场处理。第二个功能是重点区域精准溯源和辅助执法,济宁市火炬城站点已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大气化学立体观测网络,逐步搭建了大气的超级站。我们自己购买了5台激光雷达,有4台对整个城区全覆盖固定式,还有一部是移动式的。大气气溶胶激光雷达和高空瞭望系统可提供连续监测大气气溶胶的分布,分析气溶胶的组成结构和时空演变。同时,激光雷达还可监测工业烟尘等城市上空环境污染物的扩散规律,监测贿买和沙尘暴等天气过程。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团队在我们那里建立了175个微站,主要是在工业企业分布区域建设的,这样就构建起了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这个与国家的热点网格的构建差不多。我们通过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根据监测数据向县市区发送异常数据报告,县市区可以根据通报定向定点开展调查,快速锁定异常区域,实现污染源精细管理和精准执法。

  第二,在线监督功能。济宁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对行业部门面源和无组织排放源进行实时监督,主要是建筑工地、路网、堆场等等。在线监督视频可以与PM10监测设备配合使用,当PM10数据异常升高时,通过视频核查是否有违规作业,查找具体问题原因。同时,我们在线监督还对所有环卫测量,包括洒水车、清扫车进行实时监控,具体作业多少次、每天是否按照标准进行作业、在什么时间段作业,在平台上都能自动统计,自动向相关人发送相关信息。

  第三,在线管理功能。主要是有五个小功能。一是污染源管理,我们通过网格园和相应的普查,把全市3.8万重点工业企业和敏感点全部纳入其中,水、气等都在这里面。二是网格化管理工作平台,网格员通过手机客户端上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反馈问题处理的情况。三是重污染天气应急,因为京津冀“2+26”城市中很重要的就是天气应急,我们济宁市按照中污染天气应急“三同时”的要求进行驻厂,并通过手机端上报响应企业采集的应急措施。四是绩效考核,平台通过网格员上报案件的数量,上报案件的质量还有办理的完成率等,对各个县市区平台、行业平台有一个自动考核,实时能查到分数。五是知识库功能,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有很多要求都是文件一级一级下发,时间很长,有的还有需要掌握的但是又发不到他们手里,我们现在都挂在平台。第二个是有时候出去执法手里没有带,从手机终端可以查询到。

  第四,在线指挥功能。在这里给领导和专家重点介绍两个功能,第一个是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我们济宁市建立了重污染天气应急七步法:预警会商—启动响应—指挥调度—督导检查—汇总评估—处罚问责和信息公开。我们这个平台中有市政府领导、部门领导,包括网格园、企业负责人等所有人员信息,一旦启动之后,一分钟的时间内大家同时都能接到启动应急的信息。然后我们平台就自动升级为指挥部,对行业平台和监测平台值班,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人员,增加时长。同时,通过排放源的在线监督系统,对各项指标监测指标进行实时跟踪评估。同时对企业应急情况根据电量的变化评估各有关企业和各县区应急采取措施的情况、应急响应的情况。对应急响应不到位的企业,我们在这一阶段结束后会进行问责,并向社会公开。第二个功能是今年根据部里面的要求我们开展了七大专项行动,这里面有一些我们原来已经开展了,发现的问题很多,我们现在通过这七大专项行动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同时再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我们已经梳理出1.1万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定点定位,然后由网格员对这些问题进行监督,是否整改完成了。有一些问题容易反复,需要网格员实时监督,定期发送变化的情况。新发现的问题通过网格员进行上报,上报后确认为问题,一个是督促问题整改,另一个是把问题同时纳入新发现问题跟踪。

  第五,分析应用功能。第一个是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济宁市利用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团队环境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技术和南京大学快速溯源活动建立了长期业务化的五天预警预报发布机制,为重污染预警研判提供技术支撑。2017年的秋冬季,预警预报给我们提供了很好支撑。尤其是重污染天气应急之前,如果能精准判断在什么时间段能够到什么样的标准,对我们启动应急采取一些措施是很有帮助的。第二是对部门的考核,平台对部门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可以直接进行考核。第三个是对县市区工作进行考核,我们县市区考核分为四块:环境质量、信访案件办理和满意率、重点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网格化执行情况。这四块成绩累加起来对县市区进行考核,每月进行排名。第四个是乡镇工作情况考核,我们2014年底在所有乡镇建立了乡镇空气监测站,对乡镇的考核是从2017年2月正式考核的,每个月进行排名,前十位的进行表彰,后十位的进行约谈,连续两个月和连续三个月的逐步进行问责。

  三、取得的成效

  2017年2月正式运行以来,济宁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共发现各行业部门违反导则问题1166个,县市区问题15161个。网格员上报的有效案件突破14万件。

  生态环境部强化督查中,济宁是山东省地级市中问题最少、问题比例最低的。在环保督察中,我们占山东省的2.8%,在山东省第13位。

  2017年同期质量PM2.5浓度来讲,在京津冀我们浓度和改善幅度都是第一位,在全省2017年排第五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18天,同比增长12天。

  济宁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建立后,专门有部级、省厅领导来考察,现有8个省60多个市到平台参观考察过。

  就汇报这么多,请大家批评指正。


编辑:宋阳